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九十三章 孟养城终曲(上)(2/2)

到了这里,姜榆罔再次想起来明史中会川卫训导詹英对王骥的弹劾中所言:“师行无纪,十五万人一日起行,互相蹂践。每军负米六斗,跋陟山谷,自缢者多”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而在史书记载中,在北方前线上的张锐却没有掌任何军队,以亲卫的征,这只能说明一个结果,他的队没有跟随着他,参将成为了一个彻底的虚衔。

而更让人不解的事情还在王骥奉命平之后发生的事情,王骥并没有立刻兵,而是选择在辰州和沅州屯兵,直到景泰元年,公元1450年,王骥才兵平,剿灭匪徒。

宣府参将张锐在征麓川时无疑是有兵权的,但是随明英宗抵抗瓦剌时,堂堂参将却只作为一个亲卫征。在英宗时期,参将可不是什么小官职,在明朝,参将的地位等同于都指挥使,是掌一地都司,类似于后世掌一省军队的军事大员。

在明史中,这一段话是詹英用来攻击王骥治军无方的,被后来的一些人认为是夸大之词,因为并不能找到其他确凿的记录与这描述的状况相印证,并非是在描述实际情况。

但是姜榆罔综合以上的推测,判断这里很可能描述的就是明军在麓川撤军时的情景,这么一来就说得通为何行军如此慌忙了,因为这是一场大撤退。

要知,王骥可是率领十三万大军征的,其中无一不是各地卫所锐,资装备由全国供应,甚至有说法:是因为太多装备都用于供应征麓川的南军,才会导致留在京城的几十万军队缺乏足够的装备就仓促军,最终不敌瓦剌。

麓川之战,明朝投了无数的人力力,持续了整整十年,这是一场足以影响整个明朝西南甚至整个中南半岛的战争,在这里生活着无数人,有着无数的资源和通向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无数港,而这场战斗居然不明不白地结束了,后世几百年的研究里,竟然得不来一个确切的终战之日。

从表面上看,这一切好像很合理,因为王骥征麓川,所以不能及时回来平,但是一旦在这里面加上土木堡之变的时间,一切就变得奇怪起来——土木堡之变发生时间: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。

麓川之战的终结,本就是历史上的最大bug之一,而后世却把这堪称敷衍的描述当理所当然。

在土木堡之变发生时,曾经参与麓川之战的宣府参将张锐作为明英宗亲卫而阵亡,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前,麓川之战应该是结束了的,而且时间也完全足够参与麓川之战的队回到原本的驻地,或者是来到北方前线参战。

但是无论是明朝乃至整个世界上最的将领王骥,还是征麓川的十三万队,都没有任何记录表明他们前往明军对抗瓦剌的北方前线。

但是史书记载中的王骥平叛时间却是在正统十四年的十一月,从四月到十一月,这一段时间里,王骥在哪里?当国家需要他这个兵尚书,大明当时的第一将领的时候,他在哪里?北征瓦剌没有他,半年的时间里,王骥就像从历史上消失了一样,与他一起消失的,还有麓川之战确切的结束时间。

那么军队去哪里了?这一个问题,在姜榆罔看来,可能要和另一个问题结合在一起,正统十四年四月,贵州苗爆发,而直到同年十一月,王骥才受任总兵,负责平事务。

历史上的明军孟养城白千帆比姜榆罔想得守孟养城的时间还要久,很可能守到了接近十一月才失败城破,而金沙江西的其他明军的下场比他想得还要惨,十几万大军在突然的包围下近乎无序地撤离,原本的大明队伤亡惨重到失去了剿匪的能力。

如果麓川之战在土木堡之变前就结束了,那么王骥作为当时的明朝第一将军,为什么不去北方前线抵抗瓦剌人?又为什么会到了十一月的时候才奉命去平

事实上,就算不纠结于麓川之战的结局这个最大的谜团,将后来发生的土木堡之变与麓川之战联系在一起,也有许多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,其中就有土木堡之变中将领的选任和队的选择。

细细回味那段历史,姜榆罔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,正统十四年八月的土木堡之变固然是这一年发生的等大事,但在土木堡之变之前的正统十四年上半年历史,语焉不详到了接近荒唐的地步。

如果这样一支锐的军队,是在掌控战局主动的情况下,因为劳民伤财而主动选择撤军,难不应该直接对军发动攻,剿灭匪徒吗?为什么还要屯兵发展?

线的崩溃而早早结束的话,王骥应该是能及时赶到贵州平的。

用他作为现代人所熟悉的游戏来举例,简直就像是有什么剧情忘记更新到版本中了,以至于最新剧情的对话框里现了大片的空白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